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

【新聞】金門籍呂坤和水墨畫23次個展

2014/05/14【記者于郁金/綜合報導】金門縣籍知名藝術家呂坤和2014年5月14日至5月22日,於高雄市中國書畫學會會館展出水墨畫,展出水墨等畫作48件,主題有呂坤和對金門家鄉眷戀、有遠行俄羅斯、東歐、西藏、外蒙等地遊學的記憶及他學習過程的蛻變,此為金門縣籍知名藝術家呂坤和第23次個展,歡迎民眾前往參觀。

知名藝術家呂坤和水墨畫展於5月6日至22日,在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77-1號11樓的高雄市中國書畫學會會館展出(周一休館),展出水墨等畫作48件,呂坤和其中有一幅名為「母親節前夕」作品,深具意義,是他多年前,於母親節前,想起「子欲養而親不在,樹欲靜而風不止」時的有感創作,在母親節期間展出,最受矚目。

金門縣政府台北服務處主任陳永富表示,金門縣籍知名藝術家呂坤和第23次個展,正在高雄市中國書畫學會會館展出水墨畫,歡迎旅台金門鄉親前往參觀,呂坤和也應邀參與金門大學公共藝術創作,名為「天行健」的創作,近日即可完成,並且長留金門大學展出。

呂坤和於1955年12月23日出生於金門縣金湖鎮蓮庵里東村,他先後就讀柏村國小、金湖國中、金門高中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,並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,以畢業美展版畫於第一名成績畢業,後來,更取得師大美術系首屆藝術學博士,現任該校美術系、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助理教授,1992年獲北美館水墨創新展首獎嶄露頭角,從西畫到水墨創作,自成一格,獲獎無數,先後舉辦22次以上的個展,且參加多次重要畫會聯展,與國內外聯展百次以上,他的《雨後江山》系列水墨畫作,令人驚艷,是首位進入台北美術館、國家美術館及東京微苑畫廊舉辦個展的金門藝術家。

出身窮苦人家的呂坤和,在他出生滿月,即過繼給姨媽撫養,求學過程歷經幾次「留級」。呂坤和表示,他小時侯很自卑,但深知這輩子唯有讀書,才能改變命運,脫離貧困,所以,他從最愛的繪畫找出路,他發奮向上、力爭上游,發揮戰地金門人不怕苦、不怕難精神,考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,並以畢業美展版畫第一名成績畢業。呂坤和指出,除了教學創作,他最關心家鄉事,在當時50年代的金門戰地,物資缺乏、孤獨不安的童年經驗,以及躲避砲火的恐懼,深深烙印在他腦海之中,是他生命鄉愁的起點,也是孕育創作的動能來源。

以「被遺忘的兩岸邊緣人」、「天堂之路」獲1997年第19屆、1998年第20屆聯合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,現任國立金門大學駐校作家、金門縣政府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委員楊樹清,曾多年前專訪金門藝術家呂坤和,他大大讚揚並這樣描述與介紹呂坤和,小編將資料整理如下:
呂坤和自述一段帶點曲折的身世:
◆「出生未滿月過繼給姨媽」、
◆「生父母:呂柔範、吳緞,男生排行第四」、
◆「養父母:呂永東、吳費治,男生排行老大」、
◆「養父在南洋再娶,育有一女二男,兄弟姐妹四人,父母都不同」;
呂坤和又描述自己的生命與創作歷程:
◆「童年即在躲避炮火的恐慌與緊張過日子」、
◆「自小就喜歡塗塗抹抹、敲敲打打及種花蒔草」、
◆「國中時,老師曾送我二本雄獅美術雜誌,其中一本介紹已故畫家高一峰的畫作,他那種以簡練水墨速寫,描繪生活周遭事物,瀟灑簡潔的筆法深深地吸引了我」、
◆「僻壤窮鄉的藝術訊息異常貧瘠,直到考進高中,才看到中西名畫書刊,見到石膏像,並發現一支用了5年的畫圖筆,竟是油畫筆」。
(照片由金門縣政府台北服務處主任陳永富提供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