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/01/02【勁報記者/于郁金綜合報導】每年農曆立冬開始,到農曆春節前夕,由台南市白河區前往關子嶺風景區途中的仙草埔,就有多家商店,會在門口掛起一串串晾乾臘肉,吸引遊客聞香下馬採購,其中最具盛名的老譚商號,生意尤其興隆,該商號臘肉是老闆娘劉秀墳遵循古法,選用台灣米糠燻製,風味特別與眾不同。
由已故榮民譚勳華創辦的老譚商號,目前由他的妻子劉秀墳負責燻製,該店位在台南關子嶺風景區入口處,「白河榮民之家」正對面的仙草埔,每當東北季風吹起,就會出現一整排晾曬臘肉的獨特畫面,這景觀多年來,不曾改變,唯一變化的,是每年劉秀墳會把店門口的招牌重新油漆,今年換上新招牌「48年老店」。老譚臘肉原本以白河榮家的榮民為最大客戶,由於風味特殊口感佳,口耳相傳,近年來往來關子嶺遊客,已成最大消費群。由於老譚商號所賣的湖南臘肉,因強調傳統古法燻製,口感廣受好評,不僅生意大為興隆,也激起當地其他榮民也跟著賣起湖南臘肉。
臺南一路一路表示,有人追求新鮮,也有人保存老味,仙草埔「老譚湖南臘肉」則堅持同時保留了鮮味、傳統與思念。老譚商號的臘肉是以中藥跟高粱酒與鹽巴醃製七天,製作期間要幫豬肉條仔細按摩,讓所有的藥材深入到每個毛細孔裡,期間每天早晚要翻攪,一馬虎就無法入味,甚至造成腐敗。
劉秀墳說,譚家臘肉的製作過程,完全採用傳自湖南的古法醃漬,不過,湖南是用當地盛產的松木煙燻,而由於白河不出產松木,所以改用台灣盛產的米糠燻製,從醃製到煙燻過程相當繁瑣,首先需選用上等豬肉做為原料,切成條狀後,放入特製調味料中醃漬,並不斷翻面讓其入味,一星期後,再取出曝曬二至三天,待曬乾後,還必須放入燻桶,燻上一天一夜。劉秀墳說,該商號所販賣的臘味,沒有摻防腐劑,肉色較黑褐,現代許多臘肉為求簡便,會以黑糖或甘蔗等其他材料快速燻製,這樣煙燻只要一小時,顏色有了,但香氣不足,也無法天然防腐。
劉秀墳表示,已過世的先生是湖南人,早年他們夫妻一起在榮民之家經營福利社,先生為了服務榮民,每逢年節前,就會做起傳統湖南臘肉,用家鄉味為同鄉紓解鄉愁,先生在世時,對臘肉有著許多堅持,劉秀墳表示,她跟著先生做了十多年,經過先生的認可與考試後,才整個接手,台灣人的她,就這樣意外為臘肉保存了傳統湖南味,現在持續的做,除了是生活,也是對先生的思念。
台南一路一路表示,老譚臘肉中,最特別的產品是煙燻豬頭臘肉,豬頭臘肉有一個很吉祥的好名字是元寶肉,由於,豬頭臘肉口感Q爽且富膠質,是許多內行老饕的最愛,常常供不應求。豬頭臘肉曝曬時,景觀非常特殊,經常引來路過遊客拍照,劉秀墳也通常不問客人買不買,只要有空,就會用竹條幫遊客把豬頭撐起,讓遊客取得更好的畫面,有著傳統歐巴桑的和藹親切。
劉秀墳表示,因為依傳統古法燻製的湖南臘肉,選用的都是上等豬肉,且先用特調藥材醃漬一週,並經露天晾曬約一天一夜,才能再進行進行最後的煙燻工作。老譚商號的臘肉是傳統湖南古早味,重鹹重香氣,不論蒸、煮、炒前,都須先燙煮約10分鐘,等熄火後,再浸泡約二十分鐘後,才能開始料理,才不會太鹹。用來搭配炒高麗菜或蒸臘味飯非常對味,口感與香氣之好,不是一般市面臘肉可相比。
台南一路一路表示,除了精選五花豬肉條的招牌湖南臘肉與豬頭元寶肉外,劉秀墳偶爾也製作香腸、臘魚、臘雞腿等產品。該店也可應顧客要求或偏肥、偏瘦、或選擇不煙燻均可,精選的三層肉,風乾一週後,口味最佳,內行的客人直接指定要老臘肉,吃得到最佳的口感氣味。傳統湖南臘肉是以松枝煙燻,但松枝不易取得,因此他們是以粗米糠為燃料,香氣不輸松枝,但就難在時間長,製作期間就算半夜也要每2小時起床一次調整火候。
1.由草魚切片製成的臘魚,不經煙燻,因為一煙燻,魚肉就熟了。
2.臘腸是以豬肉為原料,經切碎或絞碎成丁,用食鹽、白糖、麴酒、醬油、中藥材等香料醃製後,充填入天然腸衣中,經晾曬、風乾或煙燻烘烤等工藝而製成的一類生乾腸製品。
3.相關產品與連絡事項
臘肉(精選三層肉製成)
臘腸(原味,辣味)
香腸
臘魚(草魚切片)
元寶肉(豬頭肉)
雞腿
純天然中藥,鹽巴,高梁酒,醃製7天,
三天~十天陽光曝曬自然晾乾,再以粗米糠煙燻製成
訂購電話:(06)685-3105 傳真:(06)685-1787
可宅配,歡迎公司機關團購
老譚商號(白河榮民之家對面)
地址:台南市白河區仙草里61-16號
(南二高下白河交流道後往關仔嶺方向)
(感謝台南一路一路分享)
臘肉如何健康吃:
1.肉類食品為了便於攜帶和保存,往往會風乾、熏制或者採用真空包裝等方法。比如湖南、四川一帶的特色家鄉味臘肉,近幾年很受歡迎。雖然,這些肉類特産口感各異,帶着濃濃的家鄉味,但是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來看,這些食品對很多患有高血脂、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來說其實並不合適。
2.臘肉的油脂和鹽含量都比較高,使得很多血脂高的人只能望“肉”興嘆。其實,無論哪種食品,只要控制好攝入的量,就不會對健康産生太大的影響,吃臘肉時,可以將臘肉先煮後蒸,讓水分緩慢地滲入肉的組織中,這樣可以讓乾癟的臘肉,變得滋潤起來,另一方面還可以去除臘肉上過多的鹽分。
3.吃臘肉的時候,不要和乾性、油性食物及湯圓等含有糯米的食物同吃,這樣不利於消化。
4.臘味一般不推薦炒食,若要炒食,可與魚腥草、西蘭花、西芹等蔬菜進行搭配,配菜顏色越深越好,以中和油脂,同時在炒食過程中,不可再加入食用油和食鹽,以免進一步增多油分和鹽分,無法達到健康進食的目的。
5.臘肉可以多和蔬菜搭配,因為蔬菜中的維生素,有助於消除臘肉中的亞硝酸鹽,還能產生抗氧化的作用,因為臘肉在製作時,就已經用了大量的鹽,所以,烹飪的時候,最好不要放鹽,這樣可以控制一餐中鹽分的攝入。
6.烹調臘肉有蒸、炒兩種方法,如用蒸炊方式,可於煮飯時,將臘肉用蒸盤,置於電鍋內炊煮,待飯熟之後,將臘肉切片,即可食用。若採火炒方式,可將臘肉連同青蒜、辣椒、薑絲,並酌加米酒快炒後食用,其味無窮。
引用 http://www.twpowernews.com/home/news_pagein.php?iType=1005&n_id=47037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